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政策解读

落实“七五”普法规划 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发布时间:2020-05-18  来源:庐阳产发

微信图片_20200521111718.gif
微信图片_20200521111727.gif
微信图片_20200521111736.gif
微信图片_20200521111740.gif
微信图片_20200521111745.gif
微信图片_20200521111750.gif


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服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严格落实“四个理念”





2020年是 “七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此时疫情尚未完全结束,我们仍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动员广大普法志愿者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助力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命题,并将这一命题凝练为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十个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遵循,也必然是全体干部尤其是中高级干部学习法治理论、深化法治实践的核心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强国的新理念有“四个理念”



第一:党全面领导法治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一方面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治国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方法行使党的领导权和执政权,加快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


第二:“奉法强国”的理念

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本书多次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奉法强国的经典论述,用以引导干部坚定不移走奉法强国之路。


第三:“良法善治”的理念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要推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习近平总书记主张的良法善治理念,深刻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



第四:“人民主体”的理念

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保护人民、造福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与核心价值,并努力做到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依靠人民维护法律的权威。


宪法修正案和宪法法律知识

01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①它为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宪法保障。②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提供了宪法保障。③为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宪法保障。④为进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宪法保障。⑤为支持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宪法保障。


02

宪法修正案的六大核心要义


答: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使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实现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全面准确领会和把握这次宪法修正案的六大核心要义:①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②调整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③完善了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④充实了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⑤修改了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⑥增加了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


03


修改后的宪法对公民的教育是怎样规定的?


答: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04

宪法修改内容有哪些?


答:包括十二个方面:

(1)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2)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3)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4)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

(5)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

(6)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7)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

(8)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9)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10)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11)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12)修改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有关规定。

05


国家宪法日是哪天?


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06

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答: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应知应会常识


社会治理“一感两度两率”测评的具体内容


“一感”:群众安全感。“两度”: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对政法机关公正执法满意度。


“两率”:群众对平安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


公民之间发生纠纷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处理的的途径有哪些?


答:公民之间发生纠纷或者合法权益被侵害,应当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处理和维护。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

①停止侵害;

②排除妨碍;

③消除危险;

④返还财产;

⑤恢复原状;

⑥修理、重作、更换;

⑦继续履行;

⑧赔偿损失;

⑨支付违约金;

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⑪赔礼道歉